师德师风.教师风采>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教师风采 > 正文

【榜样在身边】老教师姚祖斌:退休不褪色 余热亦生辉

时间:2023-09-07 浏览量: 编辑:

他,20多年来坚持统计各类师生数据、计算生师比并作分析报告递交学校;他,近15年来持续跟踪学校引进博士的成长状况;他,担任学校教学顾问组成员20多年,坚持督查、评估、咨询、指导以有效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副校长王丽霞称赞他以专业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做着一份非专业的工作,体现了对学校浓浓的爱;离退休处处长陈巧玲称接触他十几年,“在我眼里他是一位认真严谨、乐于奉献的老教师,一位热爱学校、亲和宽厚的长者”;人事处李萌表示在他身上看到了老教师的严谨踏实和无私奉献;他自己则说:“我想了解学校的师资状况,想了解学校引进人才的效果。自己有兴趣,又能为学校做点有用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他是姚祖斌,一位已届92岁高龄、今年正好党龄70年的老党员。

姚祖斌是从机电学院退休的老教授,但他俨然成为人事处、教务处等多个职能部门的“编外人员”,聊起全校或某个学院教师或学生的各类相关数据,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这源自学校为接受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姚祖斌成为校内评估专家组成员、负责师资统计工作起,20多年来持之以恒帮助学校收集、统计、分析全校教师队伍状况和各类学生数据,计算生师比等,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每年秋季开学季,新生报到注册后几天,在教务处、研究生院和人事处等单位支持下,姚祖斌会拿到当年新进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等基本数据,并结合这些数据开始繁琐的计算工作,以核算出该学年各个学院的生师比情况。

生师比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在很多人眼里其计算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不就是以学生数除以教师数吗?其实不然。姚祖斌称,学校层面的生师比好算,但具体到学院,却远比想象中复杂,麻烦和难点在于学生有修习数学、外语、政治、物理等公共课程。“所以计算某个学院的生师比时,学生数量有时不能纯粹以本学院的学生数来定,而必须结合这些公共课所占的学分以及这个学院的总学分等因素,计算出修习这部分公共课的学生数,再拨进或拨出”。他举例,当计算计算机学院的生师比时,学生实际数量必须分别拨一部分给数学学院、信息学院、外语学院和体育学院,因为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体育等公共课。但同时,因为计算机学院教师又给全校学生上计算机基础课,各学院还要按比例拨一部分学生数给计算机学院。“这样,通过拨进拨出,才能比较合理地算出学生数。”

“因为很多学院都有公共课,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比较麻烦,而且我基本上是通过计算器或手算,所以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十几二十来天,到9月底会基本完成。”姚祖斌说,最难的是如果数据有变化,一切就要全部推翻重新开始,“比如华文学院和华文教育研究院在报送研究生数据时偶尔会有重复,我必须亲自核实后再计算修改”。

但姚祖斌的工作并没有因计算结束而结束。国庆期间,他会在自己收集到的各项数据基础上,出具一份包含当学年全校全日制学生数、各学院情况统计表、各类学生增减表、各学院本科硕士博士学生甚至延毕学生数、各类学生中境外生详细地区及国别,以及当学年全校、各学院专任教师及职称情况、生师比情况、教师缺口情况及近几年教职工变动情况等各种统计数据的报告,于10月中旬递交学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

每一年的这份报告,都长达十多页,且工工整整,条目清晰,全部由姚祖斌手写完成,其中的20多个表格,也全部由他手画。“我不会计算机打字、制表,家里也没有打印机。”鲐背之年的姚祖斌,似乎很遗憾自己不会用电脑。

值得一提的是,姚祖斌还在报告中加入了自己的分析、思考与建议,比如学校近几年境外生、研究生增加较多,是好事,但教师的增加速度不如学生的增加速度;比如教师退休数量开始多起来,学校、学院应该早作规划、做好安排;比如学校急需加大、加快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等等。自1980年来校任教40多年,姚祖斌始终心系学校,心系教学质量问题,“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为学校的教育决策提供一点参考”。

为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华侨大学推出百名博士引进计划。一直关注学校师资情况的姚祖斌,又开始详细跟踪这些分散在各个学院的博士后来的成长情况,以了解、评估这一措施推出的效果和发挥的作用。为此,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等职能部门支持下,他收集、整理这些博士承担的国家、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或课题,这些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教学情况、发明专利等,形成了厚厚的一大摞资料。在此基础上,姚祖斌撰写了长达12页的《华侨大学2009-2016年人才引进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以翔实的数据、清晰的图表介绍了这一措施实施以来的基本情况、工作成效,梳理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继续推进人才引进工作、落实人才引进的后继培养、重视人才引进后的使用和管理等建议,递交学校以供参考。今年6月,姚祖斌又对这批引进博士的职称变化进行了调研追踪,同时也对2017年至今年5月学校引进博士的职称情况进行统计报告学校。

在王丽霞的案头,就摆放着姚祖斌这些年递交的各类报告,每年一本甚至更多。“做一件事,一个人坚持一年两年容易,难的是持久,而姚老师至今已坚持了20多年,更加难能可贵。”她说,姚祖斌老师每年的报告既有各种详尽的数据、图表统计,也有梳理、分析和建议,并且全部手工、一丝不苟,既体现出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姚老师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也体现出他对学校的关心、期望甚至对某些事情的焦虑和着急,更对学校在相关决策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姚老师相比,我们还差得很远,要向他学习。”王丽霞表示。

陈巧玲和姚祖斌的初识就源于其在科研处、社科处工作时,姚老师去了解引进人才和青年学者的科研情况。“每次他来我办公室,都是拿着一叠工工整整的表格,写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我来离退休处工作后,发现姚老师多才多艺,业余擅长书法和绘画,我的办公室墙上还挂着他的山水画呢。”陈巧玲说,“一位理工科的老师有这样的艺术造诣,真的令我意外又佩服!”

李萌在人事处工作多年,她说,每年国庆后,姚老师的“礼物”都会如期而至。“这些统计信息非常重要,可以让我们跟踪学校乃至每个学院(研究院)的学生、教师队伍状况。而且姚老师的数据靠笔算、表格靠笔画,每次看到这些工整的表格、认真的字迹,一想到背后庞大的工作量,我都心生敬意。老一辈华大人对学校的热爱令人动容,姚老师的精神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工作,怎么努力都不过分。”

而姚祖斌则表示:“到今年,我就入党70年了。我有时间,脑瓜子还可以,眼睛还可以,精神状态和精力都还可以,更应该弘扬共产党人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奉献精神,发挥余热践行初心使命,为学校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这两天,2023级新生来校报到,姚祖斌,又要开始忙碌了……


版权所有 ©2014-2023 华侨大学   闽ICP备11002060号-4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