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肖美添,博士,华侨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工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厦门市海洋生物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福建省水产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海洋与水产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海洋与水产学会海洋医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专委会主任。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厦门市海洋产业领军人才和厦门市拔尖人才,荣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福建省优秀教师和华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以第一完成人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成果。
海边出生,海边求学,海边教书育人,海边科研报国。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肖美添教授,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32年,矢志践行“育人不做半句空”的誓言,为福建海洋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深研海藻 服务社会
肖美添出生于泉州泉港区的一座海岛——惠屿村,这里世世代代以海为生,岛上80%的村民以养殖海藻为业。肖美添自己,从小就跟着大人养海藻、吃海藻,工作后研究海藻,跟海藻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他与海藻的科研故事在家乡广为流传。
“以前乡亲们辛苦忙活几个月,海藻收上来晒干后一斤只能卖几块钱。一棵小小的海藻,除了吃还能做什么?”目睹家乡海藻产业的困境,肖美添决心以科研之力改变现状。如何开发高附加值的海藻资源、提高村民的收入,成了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
为此,肖美添一头钻进实验室,率领团队攻坚克难。“我连做梦都‘泡’在实验室里,与海藻‘打交道’。”他笑着说。针对海藻多糖提取这一难题,肖美添深入研究,成功找到有效解决方案;在海藻活性物提取工艺改进方面,他不断探索,实现了成本降低与污染排放减少的双重目标。经过团队不懈努力,海藻琼脂糖、海藻多糖植物胶囊、海藻寡糖化妆品等一系列高值化产品应运而生,并在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的企业落地生根,建立起10余条示范生产线,累计新增产值超30亿元。海藻,既成为肖美添致富家乡的新引擎,也有力推动了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
深研海藻,肖美添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近10年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次;申请发明专利30余件,授权近20件;承担国家基金、省重大专项专题、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累计经费达2000余万元,相关成果还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等。
同时,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肖美添常年与漳州市、南平市相关企业开展合作,深入龙海、顺昌、将乐等地对企业一线员工开展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如今,肖美添又将目光聚焦海藻胶在医药行业的应用,致力研发医药级高端产品,为海藻在医药领域的创新发展持续献力。“我要继续把海藻研究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他如是说。
肖美添指导植物胶囊中试试验
潜心教学 精研专业
不管科研任务有多繁重,肖美添都从未懈怠教学工作,仍旧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在教学一线,他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将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凭借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为学生的学业进步筑牢防线,其教学成果不仅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二等奖,领衔的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更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教学过程中,肖美添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经历,自主设计并组织建设了氧化降解壳聚糖生产高纯度壳寡糖的“准工业化”中试实训平台,助力学生提升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和铜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斩获包括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等国家级奖项30余项,也获得来自全国众多同行专家和高校教师的点赞。
肖美添指导的学生荣获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特等奖
肖美添还坚守专业建设前沿,自任教伊始就积极投身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建设发展。作为专业负责人,他精心擘画专业发展蓝图,面对极具挑战性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CEEAA)任务,毅然决然勇挑重担。肖美添深刻认识到该专业认证对专业提升和学生未来发展的深远意义,主动承担起繁杂的组织工作:从仔细梳理纷繁复杂的专业资料到积极协调校内外各方资源,从严格对照认证标准进行精细自评到全力凝聚教师团队力量开展自建,每一个环节他都事必躬亲,全力以赴。
在肖美添带领下,2017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华侨大学首个通过CEEAA认证的工科专业,为学校工科专业认证开辟了道路,积累了经验。此后,他引领团队接续前行:2022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又顺利通过第二轮CEEAA认证,始终保持着卓越的发展水平,为培育契合时代需求的化工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根基。
与此同时,肖美添还助力泉州师范学院、厦门医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华厦学院建设起海洋生物医药相关专业,有效促进了福建海洋生物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
善启学子 桃李芬芳
肖美添把教书育人当作天职,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更注意他们科研素养和责任意识的养成。“老师,我想做科创,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老师,我是考研还是找工作,您能给一些建议吗?”每当学生带着种种问题找到肖美添,他总是因势利导,为学子提供最真诚的建议。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一批又一批学生成长成才。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东辉,2000年入读华侨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肖美添担任其班主任。深知龙东辉对化工专业的热爱,肖美添大一便安排他进入实验室参与“生物合成手性扁桃酸”项目,为其开启科研之门。实验过程中,肖美添从基础工作教起,耐心解答龙东辉的每一个问题,严格要求并悉心指导,帮助他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他还鼓励龙东辉参加“挑战杯”竞赛并全程给予细致指导,助力他荣获校级一等奖,使其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也更加坚定科研信念。华大毕业后,龙东辉成功上岸华东理工大学,开启硕博连读之旅,后顺利留校。
如今的龙东辉,不仅主持了国家部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支持的三十余项科研项目,累计获近亿元的科研经费支持,还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以及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青年拔尖人才、科技启明星等人才计划,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Angew. Chem.、JACS、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6项、国防发明专利5项,成为全国著名学者。“一个好老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潭深水,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培养人才,回馈社会,众多的人才汇聚在一起就成为浩瀚大海,这是我的本科导师肖美添教导我的。”龙东辉曾经如是说。
2016级博士研究生林福娣也难忘导师肖美添的谆谆教导。在她的记忆中,肖美添不仅在学术上对其严格要求,更注重培养她的社会责任感。博士毕业时,尽管手握高薪工作机会,但林福娣毅然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现担任龙岩市新罗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二级主任科员。在问到为何做出如此选择时,林福娣说:“导师肖美添一直教导我们,作为一名党员,要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看到他为了振兴家乡潜心科研,我也想要为家乡做些什么。”
肖美添则表示:“作为教师,要捧着一颗真心面对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科学精神塑造并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和同路人。”
课题组合照
(责编:张罗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