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华秋实,暑往寒来。华侨大学自2006年起选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赴国外任教,14年来,已有600余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远赴海外44个国家,在那里播撒汉语之花的种子,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今年是尤为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让他们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遇到了更多的挑战。来自华侨大学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们,始终怀揣着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践行志愿者的铮铮誓言,在不同的国度,讲好中国故事,用梦想和拼搏浇灌中外友谊之花。
岁月不曾止息,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故事也仍在继续。一代又一代的华大人,将“传播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将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日子谱写成美丽的诗篇,温暖彼此,记录青春。侧耳谛听,他们正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启程
凌晨的航站楼依旧热闹,灯火通明,不计其数离别和重逢都在这里开始。
“走吧,注意安全。落地发信息。”
父亲看我将行李托运以后,朝我挥挥手就要起身返程。父亲并不擅言辞,面对我的远行,也已经习以为常,只是在我去茶水间的功夫将我的箱子又仔仔细细地打包一遍。我不喜欢别离,也不擅于说再见,但这些年我总在与他们告别。
十二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即将结束,舷窗外是墨蓝色的天和橙红色的云,视野一点一点清晰起来,亚的斯亚巴贝机场的灯火在眼前闪烁,整座城市的夜色如同我刚从睡梦中醒来一样迷蒙。飞机带着我穿过云层,飞越印度洋,最终来到了非洲大陆。
在亚的斯亚巴贝机场转机
海关人员查看完我的签证,确认了我的登机牌,轻声说了一句:
“Have a good day. Enjoy your trip.”
“Thanks. Have a good day.”
或许是这全然陌生月亮,又或者是这并不熟悉的问候触动了我为数不多还柔软的少年心肠,想起很久以前看见的一句话,出处已经不明,但是莫名地适合这个夜晚。
少年不识秦淮月,乌衣巷边照雪白。
再辗转过七小时以后,我同身旁的法国女人不约而同脱下了裹在身上的大衣,之前向空乘要的热咖啡变成了冰水,飞机餐的主食也从米饭变成面包和一小块微微融化的黄油。从北到南,从冬到夏。
我来到非洲大陆旁边的小岛上,这里是南半球,这里是马达加斯加。
令人成长的教学生活
好运的眷顾让我在抵达马岛的第二天就见到了孙春兰副总理。她来考察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其中一个教学点——小鸟窝汉语课堂。虽然已时隔久远,但我依然记得和总理握手时的温度,还有她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清晰地感受到她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这份职业的认同和尊重。
在没有正式成为孔院的教师之前,我的讲台经验其实并不丰富。正式接手班级之前,孔院进行了对志愿者教师的试讲考察,那是我第一次站在孔院的讲台上,面对陌生的学生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交出的第一份答卷。我至今还记得院长对我指出的不足之处,并鼓励我加油向前。
就这样,我带着内心的忐忑和紧张见到了我的学生们。马达加斯加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国家,所以学生们也很辛苦,不仅需要完成学业,课余时间也需要勤工俭学维持生活。因为学生没有宿舍可以居住,外地学生需要在外租房,所以为了减少房租,他们住的地方离学生都非常远。而塔那那利佛又是一个没有红绿灯,且交通非常拥堵的城市。我的学生告诉我,为了上早课,他们需要凌晨四点就坐公交来孔院上课。即使这样,还是有许多同学会因为交通问题而迟到,这也是学生们学习汉语主要的困难之一。
周末班学生学习画脸谱
在这里,许多学生没有智能机,也没有钱购买课本,因此除了精读课的老师要求学生需要复印课本以外,其他科目主要以教师的课件和辅助用书为主。以我教授的作文课为例,通常是提前把课文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课件中,然后配合板书进行教学。
马达加斯加的课堂和国内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记笔记。大部分学生都是非常尊重老师的,见面问好,课堂上也积极配合,我记得在我结束作文课时,我的学生送给我一瓶蜂蜜作为礼物,虽然是用简陋的矿泉水瓶装着,但是他们的认可让我第一次有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自豪感。
当然,教学上的困难和问题也接踵而至。即使上了许多年的专业课,设计过许多的教案和课件,背过长篇大论,但当我真正站在讲台前,面对五十多个学生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无论我的理论背的多么熟练,课件和教案设计得多么完美,在真正在课堂上能够有用的寥寥无几。
因为语言的障碍,我有时不知该如何和我的学生交流,有时候因为文化差异我以为好玩的梗抛出去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反馈,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沮丧,我甚至怀疑自己并不适合做一名汉语教师。于是我开始重新学习如何教授汉语,经过一段时间,我慢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上课之前我会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中国电影来作为导入,或者用一句台词来作为今天的语法点,女孩儿们对于剧中帅气的男演员很感兴趣,在课后我也会和她们一起聊一聊来拉进我们之间的距离。
与作文班学生合影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积攒了一些经验,也开始接触零基础的学生。汉语与他们的母语和所学的法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汉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我来说,就像天方夜谭。
好在,学生们对于汉语还是热爱的,我常常和他们一起手舞足蹈地学习,来加深他们对于每一个音的记忆,特别是最初学习拼音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不像是在教汉语,反而像一个双簧演员,极尽夸张地说话、发音。马达加斯加的人们对于音乐有着卓越的天赋,所以在课堂上我会带他们唱一些简单的中文歌,他们也会非常喜欢。除此之外,他们对于中国的文化也非常感兴趣,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会和我说,“老师我们可以一起去吃中国菜吗?”“老师,明天我们可以学一首新歌吗?”“老师,我想去中国看看万里长城。”
孔院除了日常的语言课,也有着多姿多彩的文化体验课,武术队就是其中的特色之一。我有时会问你们最喜欢的中国演员是谁,许多男同学不约而同地说出“老师,我特别喜欢成龙。”他们对于武术的热爱,让他们每天清晨五点都会准时在操场上和老师一起跑操学习。来了马岛以后我才知道,原来在许多马国人心中,中国人都应该会功夫。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因为错过了学校的开门时间,需要到更远的地方购买生活用品,无奈之下只能翻围墙出门,热心的马国友人们不仅帮我们拿走了晒在围墙外的衣服,方便我们活动,还在我们装作潇洒落地的时候毫不吝啬地鼓掌。我和同事相视一笑红着脸匆忙跑开了。
武术队的学生们
身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我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热爱汉语,体会汉语,享受汉语,留下一点星光在他们追梦的路上。
浓墨重彩的文化活动
除去日常教学,文化活动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塔大孔院春晚不仅是一年一度师生共庆新春,也是孔院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桥梁之一。每一位老师都在全力以赴的为之准备着。节目的排练,会场的布置,嘉宾的邀请,幕布的设计,都在每一位老师的用心下完美呈现在大家面前。
在孔院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和西洋乐器一起合奏,也是我第一次来负责一个节目。好在我有很好的同事,我们一起商量曲目,一起策划,一起排练。古筝的清澈,小提琴的悠扬,葫芦丝的温柔,钢琴的包容,让一首与众不同的《梁祝》在舞台中留下一抹惊鸿。
教师们与杨小茸大使合影
节目精彩纷呈,无论是学生,华人华侨还是受邀来观看的马国友人都对晚会赞不绝口。中国文化在那一刻盛放在异国他乡的大地上。
农历新春之际,孔院老师受邀去大使馆参加新春招待会。杨小茸大使回顾这一年中马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中国日新月异的改变,华人华侨紧紧凝聚在一起,认可了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作用,当国歌响起的那一刻,面对那庄严肃穆的场景,在异国他乡的我,胸膛涌出的是无限的自豪,也有无限的温暖。
新春招待会上学生们表演中国歌曲《恭喜发财》
也许那一刻,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还有在他乡的种种思绪,都融于那一句“我们万众一心”,然后不停地前进。
月是故乡明。
联欢会上学生们表演古典舞《霓裳羽衣曲》
师生一起表演中马舞蹈
酸甜苦辣的志愿生活
当我刚来的第一天,院长和我打完招呼之后,就对我说:“坚强一点,这里会比较艰苦。”
但当我真正在这里生活时,一切还是超出了我的心里预设。马岛的钱币面额很大,一般都是以十万AR为单位进行结账,以至于在国内习惯手机支付的我一开始常常不能将汇率换算明白。在马岛,用水也是很大的问题,经常半夜被水管里的声音惊醒,睡眼朦胧起来储存第二天的用水,也时常在3G网络和慢速的4G网络中崩溃。
马达加斯加的超市
突然之间我好像从之前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毕业了,每天清晨睁眼摁掉闹钟,挣扎着起床去上课,然后改作业,备课,晚上睡前再计划第二天的行程。日复一日。所以有时候就和朋友开玩笑说我大概来参加了一次变形计。
但是,我有一群非常好的同事,她们带着我去小摊上买瓜果蔬菜,教我辨别香菜和芹菜;教我如何用马语或法语和出租车司机还有商店老板讨价还价,在我很晚下课的时候给我留饭菜。她们在我心中是闪闪发光的女孩儿,和她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治愈了孤独无助的我。
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整个世界都紧张起来,马岛也没有成为诺亚方舟。马岛的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还有人们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都让这个可怕的病毒很快在这里蔓延开来。孔院与大使馆密切联系,高度重视,很快就宣布了停课,我们也开始了漫长的居家隔离生活。
欢聚一堂过春节
隔离期间,老师们利用网络给学生们上课,批改作业,解疑答惑。除此之外,孔院为了更好地提升汉语影响力和学生学习的效率,结合马岛的当地情况,通过认真的筹备,开通了“空中广播汉语课堂”。虽然病毒拉开了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是并不能阻止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汉语和中华文化仍然在这场战役里顽强战斗。
端午节包粽子活动
在这里,我学会了真生意义上的独自生活,感受到关爱和友谊的美好,渐渐地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生存下来,感受季节的变换。也开始理解思乡之情,与孤独对抗。
结语
冬以上,夏未满。时间从不被归还。
穿越万水千山与之相逢的,在这些琐碎的光景里已经流去了大半,我也到了快要与马岛离别的时候了。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曾渴求的,向往的广阔世界已经悄无声息的站在我的身后。
时光荏苒,在这片热情的土地上,我或许为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传播留下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痕迹,我很珍惜这段宝贵的记忆。在这里我们哭过,笑过,挥洒过,拼搏过,一点一滴都将在我的生命里熠熠生辉。之前总是对自己的平庸感到挫败,厌恶自己因为软弱而时常选择逃避。但是在这里,所有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催着你再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
很难说清这里的日子具体带给我什么,是有未竟之志的遗憾,也有达成梦想和肆意张扬的喜悦。但他们都教会我,耐心一点,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奋力奔赴下一个梦想。勇敢一点,懂得如何重新开始,去和未知的世界说你好。
以上,写给在马岛的日子,和给那些在我有限生命里,无限闪闪发光的远方。
蔚蓝的大海
志愿者档案
姓名:唐一文
性别:女
籍贯:安徽省
出生年月:1996.12.30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任教学校: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