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将于今年上半年接受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当前,各学院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迎评工作,不断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本网将不定期刊发部分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取得的成绩,以及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经验做法。
国际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培育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精英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学校的办学使命和自身发展定位,近年来,学院加强师资、课程、平台、社会资源整合,孵化了中美121双学位项目、衔接ACCA/CFA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中英3+1本硕连读、泛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四条各具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学院国际商务、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学三个专业的全英文课程体系依托专业学院本科课程规划建设。通过全面对接工商、经金和旅游等商科兄弟学院,同时外引美国121项目合作高校的美方课程建设资源、内联高顿教育集团研究院的专业资格培训课程设计体系,学院对专业的主要课程进行教师定位,对课程体系及各门课程的学时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及各部分的设置进行规定,理顺了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基本要求与新文科的关系,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为实现课程体系国际化,学院采取了系列举措:一是除公共基础课外,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教材原则上选用国际主流英文教材,并逐步推动采用国内引进版全英教材,鼓励本校教师编著全英教材;二是引用全球治理方面的全英课程作为补充,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今后能够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就业提供知识与能力储备;三是持续推进毕业论文、毕业实践等的国际化元素,毕业论文要求用英文撰写、答辩,毕业实践要求落实在与国际经济贸易、跨文化交流、全球公共治理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四是持续提升社会实践课程的国际化,聘请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家用英语开设文化讲堂。
境外交流平台和国际职业资格体系也为学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内化。通过加盟教育部所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与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合作的中美联合培养项目,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中美本科双学位教育机制;通过与中教国际、英国教育中心等机构以及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等高校的合作,对应不同学生国际培养诉求,灵活配置学生境外学习年限,开设了埃塞克斯大学的3+1本硕连读项目、阿伯丁大学3+1+1本硕连读项目以及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高校合作,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国际商务专业(全英文教学)学生开展一学期的境外交流学习;通过与高顿教育集团等机构以及ACCA协会、CFA协会合作,提供涉及ACCA和CFA的专业课程教学,在教学环节中导入两大国际财经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开展ACCA/CFA等专业学科特殊赛事,将创新创业赛事与第一课堂相融合。
经过十多年的创新与探索,学院在办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2023年学院47.3%的学生考上国内外名校研究生,名列全校第一。其中,国际商务(全英文教学)专业毕业生近60%升学世界名校攻读研究生,《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连续6年参加人数及优秀毕业生人数居全国首位,会计学专业学生首次参加全国ACCA机考通过率100%,金融学专业学生首次参加全球CFA考试通过率81%(全球平均通过率仅41%),均居全国前列。学生团队获“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福建省特等奖,香港会计师工会商业个案全国总决赛季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与经贸会展竞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第五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国际经贸与商务专题竞赛大陆地区选拔赛全国二等奖,第23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组福建赛区总决赛一等奖等多项优异成绩。2020届中美121双学位毕业生赵启翔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录取,就职美国华盛顿总部欧洲国家事务部。
此外,学院办学成果获得2022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校第十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十一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2021年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2021年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2023年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获学校2022年、2023年“主题教学活动周”优秀组织奖二等奖。
自学校启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以来,国际学院积极响应,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迎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反馈、有成效”:成立学院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制定院级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细化序时进度要求,责任到人;组织教职员工学习相关工作指南、文件和案例;召开动员大会、启动自评工作、成立审核评估迎评工作组,完成学院互评、学校专家入院检查教学档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线上评估材料调阅预演工作等;通过教师自查、全英教学部复查以及学院督导抽查教学档案等方式提出反馈意见;任课教师根据专家反馈意见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学院表示,将以此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优化独具侨校特色的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编辑:魏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