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海丝蓝皮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18~2019)》。海丝蓝皮书主编、副主编分别为华侨大学贾益民教授、许培源教授。这是华侨大学自2018年以来连续出版发行的第二部《海丝蓝皮书》。
《海丝蓝皮书(2018~2019)》围绕“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年度进展及重大现实问题,侧重海上互联互通、海丝经贸合作、海洋安全与风险、海上航道建设、海丝地缘关系等研究领域,追踪相关国家和地区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的平台搭建、机制建设、措施出台、项目进展等动态情况。
蓝皮书指出,面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出现的主观认知有待提升问题,中国应对5年来的海丝实践进行科学评估,进一步完善海丝建设评价体系。
在与海丝沿线各国沟通方面,应注意海丝建设对外沟通不能机械照搬所谓的“中国方式”,应该在遵守海丝共建国法律、风俗习惯和国际惯例的前提下,创新海丝建设沟通方式,既保证海丝沟通对象的全面性,又符合共建国本国的交流特色。
在海丝调研评估方面,中国应建立全国性海丝调研评估监管体系。一方面,要大力支持接地气的海丝驻地调查研究,加强相关研究资源倾斜,便利出国审批流程。同时要注重一手资料和信息,发挥大数据方法在海丝调研评估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海丝调研评估中的各种形式主义进行监督管理,引入退出机制,减少不实调研评估的误导。
在海丝建设合作方面,国家应对海丝实践进行科学评估,有序推动海丝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刚提出5年,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内各参与方应进行一定的心态调整,遵循“一带一路”建设原则、理念来对外开展海丝共建合作,注意海丝建设与单纯对外援助的本质区别。同时,要对具体共建项目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估,充分协商,因地制宜,在海丝建设上实施一国一策,力避部分共建国无理的均等合作要求,真正让海丝建设走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共赢轨道上。
在海丝企业战略文化方面,参与海丝建设的中国企业家应积极领会“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努力培养自身的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形成专属战略文化。具体来说,在海丝共建合作中,中国企业要超越简单的经济利益追求,努力将海丝共建事业化。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和环境责任,严于律己、勤于反思,践行正确义利观和新发展理念,创新合作模式,优化企业管理,加强对共建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在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助力海丝共建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海丝研究方面,学术界应该大力改革国内“一带一路”研究评价的体制机制,引入科学的海丝研究评价标准。不能光看海丝研究成果数量,而应该注重海丝研究的实地调研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推动海丝研究的问题转向,倡导海丝研究关注顶层设计中的内涵缺陷和具体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力避海丝研究的空泛口号指向和功利资源指向,让海丝研究像“一带一路”建设一样,更好地做到顶天立地,真正地服务海丝建设。
原文链接: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89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