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对承担着我校思政课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出了新要求。
日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院接下来将继续做好思政课教学改革、教育方式创新,办好境外生思想品德课,办好通识教育,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提升影响力。
改革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方式
王辉表示,经过多年教学改革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了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学院特别注重把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强调原理基础的同时兼顾研究性和前沿性,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教学方法则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问题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兼顾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推动课堂讲授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了时代感和吸引力。
根据新修订的《华侨大学本科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都有一定学时的实践课,这些实践教学以品读精典读书报告活动、课堂讨论活动、“爱在深秋”爱国主义演讲大赛活动、社会调查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种活动形式开展。
其中,在品读精典读书报告活动中,“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品读红色经典歌曲(词作者、曲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等)和《红色娘子军》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文学院的学生品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学方面的论述以及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经济与金融学院的学生品读《资本论》,理工类的学生品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生品读《共产党宣言》,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在品读经典中把经典文章翻译成外文,美术学院的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表达品读经典的内涵。”王辉表示,这些都是根据各专业学院的特点和要求来设定的。
另外,针对华侨大学一校两生的实际,学校重点建设了面向境外生的当代世界与中国系列课程的思想道德文化实践基地和境内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例如安溪茶文化基地、德化陶瓷文化基地、中国(厦门)华侨博物院思政教育基地等,每年都会组织境外生多批次到这些基地进行实践考察。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与教务处、学生处和校团委共同协作,推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办好境外生思想品德课
王辉表示,“境外生思想品德课彰显华侨大学的办学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加大这方面力度,办好境外生思想品德课。”
他介绍,学院专门成立了境外生思想品德课教研部。境外生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从最初开设的当代世界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世界与中国政治、当代世界与中国经济等系列课程,调整为新的境外生思想品德课课程体系,包括《大学与青年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近现代史》《当代世界与中国》四门课程,增设《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法律基础》。学院大力推进境外生思想品德课教材体系建设,组织力量编写四门课程的教材。
“开设境外生思想品德课,目的是让境外学生了解当代中国,为培养新一代对华(对大陆)友好力量提供思想理论支持。”王辉称。
办好通识教育
王辉称,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理解和自信,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增强大学生对世界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相得益彰,使之具有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将在全校全面开设。”
王辉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与教务处协同,积极配合教务处做好通识教育工作。目前,学校借鉴国内外名校通识教育的做法,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华侨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王辉表示,“我们正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的融合与贯通,建立具有侨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他介绍,通识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是通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在去年底召开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评选会上,共评选出了文史哲经典与文化传承、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自然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当代中国与世界等五个模块38门课程,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内容。
“除此之外,学院还积极与其他国内高校相互交流。”王辉表示,自2014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已接待同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20余次。“我们希望可以借鉴国内优秀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在扩大对外交流中推动自身发展,同时提升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国内高校同行中的影响力。”王辉如是说。
(原载于2017年2月21日第865期《华侨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