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觉生
浙江诸暨人,1955年生于浙江建德。
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1986年再度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为陆俨少教授的硕士研究生。
198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曾任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并评为2001年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14年被聘为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导师。
担任《大河画刊》艺术顾问,《民族美术》编委。
杭州画院、泉州画院特聘画师。
民盟杭州协会理事、余任天研究会理事、陆俨少研究会会员等社会职务。
吾家之法,写吾家山水
从庄子的 “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开始,中国人便开始与天地自然有了精神往来。山水画之所以成为中国画的大宗,正是因为它承载了其他题材无法表述的人文精神内涵。中国地大物博,为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丰富多样的地形面貌,成为画家抒情、言志的最佳寄托对象。历代文人墨客以文言志的同时,也会借助绘画这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抒情咏怀。山水画便是中国人将自然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的独特表达方式,一如陈丹青先生所言:“中国山水画是国人情思最为厚重的沉淀。”
近代以降,山水画创作很容易陷入步履古人的窠臼而缺乏创造性。虽石涛老人“笔墨当随时代”的教训仍如雷贯耳,能落到实处的创作者却少之又少。作为家学渊源深厚的画家,寿觉生老师的传统笔墨功力自不用说。但他在学画之初就有了革新以及保持独立个性的观念,在创作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不同时期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历代中国山水画都以“气韵生动”视为至高境界,宾虹老认为“气韵出自笔墨”。寿老师近期的作品风格的更为讲究笔墨情趣,重笔墨,形式、构图较之前更显出其独到之处:画面疏松凝练且厚重,点、线到面,以墨代彩,突出了墨色的作用,画面出现了传统表现技法中少有的大片留白、堆积墨点等画法。他用最湿润朴拙的笔触表现坚硬的山石,柔软舒卷的云雾衬托出山石的峥嵘嶙峋。画中笔笔交错,物体的体积、明暗、空间和气氛都被调动起来。云海翻腾舒卷、迂回弥漫,山石坚硬浑厚却始终苍润有力的质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大大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对于寿觉生老师而言,其作品不仅是意象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其中精神性的表达。“搜尽奇峰打草稿”,寿觉生老师虽无法依前人法广泛游历大江南北,但他仍然在各地自然山川中寻找题材和灵感,逸笔草草,意在笔先,笔随心动,注重画面的内心经营,作品呈现出大不同于古人的当代风貌。
宋人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道出了前人画山水的意图:“君子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散,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颍埒素,黄绮同芳哉。"山水有情,山川家色,寿觉生以吾家之法,写吾家山水。他以古拙朴素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心灵栖息之所,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家园。